Tuesday, July 28, 2009

知識價值vs.資金力量

十九世紀,亞當史密發表《國富論》,其後一百多年,資本主義思想主導人類經濟運作,財富的創造來自擁有生產工具的資本家,資本擁有者攫取了企業經營最大的利潤。

二十世紀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教授梭羅發表《新國富論》,倡言人類正經歷第三次工業革命,邁進以知識為基礎的新經濟時代,財富的創造來自科技創新。
杜拉克在他的鉅著《後資本主義社會》也呼應:「在新的經濟體系裡,知識並不是和人力、資本或土地等並列的生產資源,而是唯一有意義的一項資源。」

強盜富豪紛紛落馬, 龐大的實體資產不再可靠。
大師們的讜論,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終結,及另一個時代的濫觴。擁有資本者,不再能如以往般呼風喚雨;擁有知識者卻能暢行無阻。
現實經濟社會中,這種不重資本、卻重知識的現象,已然成形。
資本主義社會下,擁有資本、土地、生產工具纔能累計財富的法則,造就了一群被稱為「強盜富豪」的各種大王︰石油大王、鋼鐵大王、鐵路大王等,如今已成過眼雲煙。二十世紀最後一位強盜富豪——微軟的比爾蓋茲,在短短20年所累積的千億美元財富,靠的也不再是對生產工具及資源的壟斷,而是知識的優勢。
同樣的現象,也可從台灣資本市場看出端倪。民國七十九年,台股指數登上12682點頂峰,當時上市公司總市值排名,依次為國壽、中銀、中鋼、一銀、華銀、彰銀、北商銀、台泥和中華開發。除了台泥和中鋼外,都是擁有龐大資產的金融股,而中鋼和台泥的市值所反應的,也是背後的龐大土地資產。
而今,過去紅極一時的金融股、營建股、資產股不但光芒盡失、跌破面值的比比皆是,即使稱霸台灣股市30年,至今獲利良好的國壽,市值也被台積電、聯電等知識密集型科技股超越,差距愈拉愈大。
產業的興衰,反映的是經濟環境的變遷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運作法則的更新。過去資本主導的經濟體系,根源於實體經濟中,生產需要投入大量原物料、土地、廠房、勞動力,配合運送、行銷、通路等。每一段加值過程,都是由資金的大量投入所堆積。
新經濟體系卻有一套迥然不同的法則:成本有限、機會無窮。台灣康柏電腦總經理何薇玲闡明,在網路經濟體系中,企業可以從事「無本生意」,因為資訊將以零時距、零失真、零中間附加價流竄在無邊無際的網路中,但卻可以創造「無限可能」:用戶無限、創造性無限以及國界無限。
PC home電腦家庭出版集團發行人詹宏志也觀察到網際網路帶來的經濟革命,根源於網路經濟的特性是:
趨近於零的運算成本,趨近於即時的運算速度;
趨近於零的溝通成本,趨近於即時的反應速度;
趨近於零的運輸成本,趨近於即時的服務速度。

何薇玲也進而歸納出價值的源頭,在舊體系中,它來自土地、生財器具、資本與人工;而在新經濟體系中,它來自「眼球、速度、服務、關係和供應鍊。」
這種經濟中,成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識。

過去,帶著創意找金主, 現在,捧著鈔票搶人才!

詹宏志認為,掌握網路經濟的特性,誰能運用知識,提出一個獨特的網路構想、一個利基的經營模式,並強調組織的速度、擴大服務並迅速成長,誰就能成為網路經濟的贏家,至於經營所需的資本,一則不高,二則資本擁有者也會爭相湧向這些真正有創意的經營模式。
現今的現象是,資金擁有者拚命想敲開知識擁有者的大門。數位聯合科技總經理程嘉君與PC home Online網路家庭總經理李宏麟,近日不斷面對一批批絡繹於途的創投業者與投資者,想爭相投入他們的事業。
有創意、能將創意落實為完整經營模式的人,根本不愁找不到資金。雅虎吸引來自日本軟體銀行的資金,成為今日網路股的天之驕子;資迅人科技吸引了英特爾的資金,是台灣以知識創業的樣板;新浪網吸引了戴爾電腦的資金,為開創華人入口網站的企圖再添一道助力。去年十二月,出身網景技術副總裁的McCue所開創的Tellme Network,首次招募創投基金,就吸引矽谷最知名的Benchmark與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等創投公司一舉投入4700萬美元,提供他們進軍互動媒體服務所需的資金。他們的網頁上,就有一幅公司員工共舉裝滿香檳的塑膠杯,相互祝賀的圖片。
此情此景,讓資金擁有者開始捧著錢,四處追尋投資機會,反應出無限資源追逐有限機會的經濟現實。矽谷有成群的創投,四處搜獵有創意、有潛力的投資標的。

嘴上無毛、身無學位沒關係, 網上工夫、美西關係更值錢!

看準網路與智慧財產產業的高成長與獲利契機,國內最大的電腦集團宏碁,不僅集資百億以投資百家網路公司,並將組織結構重新調整,成立宏智、宏網兩個次集團。全球知名的安達信顧問公司(Andersen Consulting),甘冒被指責將造成利益衝突的大不諱,集資十億美元,成立創投,將在未來五年,投資網際網路公司。
更有甚著,資金擁有者如果不能為知識擁有者帶來金錢以外的附加價值,以資金就想坐收借貸孳息的機會也愈來愈小。以存放利差賺取利潤的傳統銀行業,生存空間已日益狹窄。證券承銷商、投信、投顧、投資銀行、創投等新興金融業,獲利的重心,都來自他們為顧客所提供的服務與附加價值。一般稍具理財概念的民眾,都相信把錢投入股市或基金,獲利通常都優於存放在安全雖然無虞,但每年也只能賺取10%以下利息的銀行。
然而,要在股市獲利,依然需要知識,以最當紅的雅虎為例,一股可以買6000股臺灣營建業上市公司的股票,股價超過400美元,本益比高達2500以上,但是它眼下的投資報酬率,卻僅僅0.004%,遠遠不如存入銀行;一位企業人士只能冷眼提醒:「投資人以他們的熱情與幻想,成就網路新貴。」
網路新貴能在短短時間裡,累積百億美元身價,自有他們過人之處。何薇玲一語道出網路新貴的特徵:「嘴上無毛、身無學位、網上工夫、美西關係」。網路新貴創業時固然多半身無分文,但他們普遍呈現創業的企圖、熱情、膽識,最重要的是:他們憑藉知識所構思的經營模式。獲得創投青睞的Tellme Network,經營模式是透過該公司的加值服務,用戶可以利用傳統電話以語音上網,讓用戶享有網上的「內容、通訊與商務,」創辦人McCue宣稱。

想變成智價致富的金領階級嗎? 看看大前研一是怎麼走過來的

即使知識掛帥,網路新貴一樣得經歷創業的艱辛付出。資迅人在師大旁被笑稱為狗窩的破舊公寓起家。雅虎楊致遠在租來的拖車裡通宵建立網路搜尋引擎。創辦網上網(Abovenet)的段曉雷,創業初期連房租、律師費都付不出來,只好以股票權充,創造了兩個借他錢的意外富翁。網景(Netscape)創辦人克拉克(Jim Clark)形容網景開發領航員(Navigator)瀏覽器軟體時,工程師們連續數個月辛苦工作的情景:「一切發展正順利的進行,日以繼夜的工作,常常深夜到丹尼餐廳(美國連鎖平價餐廳、通常開在汽車旅館附近)吃早餐。」
隨著網景上市大放異采,這些日以繼夜的工程師都在一夕致富。克拉克本人,早已擁有私人飛機,並在全球各地廣置豪宅。智價工作者,是未來最搶手的人才。元智大學遠東管理講座教授許士軍分析,在知識世紀中,個人的重要性與地位顯然將大為提升。背後的原因在於,工業社會中,生產力來自大量的生產設備與大量資本,而非個人;而在知識社會中,生產力來自個人的知識與其應用。
讓自己成為具有價值的智價工作者,是新經濟時代工作者寄望成功致富,不被時代淘汰的必然選擇。麥肯錫顧問公司日本分公司社長大前研一在他的著作《上班族生死存亡戰》中指出,上班族可分為「單純勞動集中型」「知識勞動集中型」與「知識白領」三類。其中收入最高的自然為第三種,以知識附加價值的成果來決定薪資,許士軍甚至稱之為「金領階級」,他們必須和分布全球的夥伴工作,時常保持聯繫溝通,並具備多項工作能力。
要成為知識白領,當然要付出過人的努力。詹宏志認為,新經濟時代,工作者必須具備下列人格特質:對新生事物的開放與熱情、對改變的認識與接受、對異質文化的了解與包容、對速度的熟悉適應。大前研一則以自己為例,說明他在七○年代,從初進麥肯錫,被人譏為「公牛身上的乳房」(完全沒用的人),經過過人的努力而登上社長,每日拿到150萬日幣報酬的過程。
當時,大前研一每天晚上在公司研讀過去的資料,直到搭最後一班電車回家;用錄音的方式,想像自己面對客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反覆修正;在電車上,將第一眼看到的廣告,列為向自己發問的題目,反覆構思如何為客戶提出提高銷售量的方案,用什麼方法宣傳、銷售,如此日復一日,訓練自己「對客戶提出問題馬上能在腦子裡分析、找答案」的迅速反應能力。
就像詹宏志在《電腦上班族》雜誌創刊號的發刊詞上所說的,工作者必須經常自問:當下一個工作來臨時,你在哪裡?
你重視眼前的金錢利益,還是未來的知識?
十年前,一位以創意為業的企畫人曾經感慨,做這行沒前途,「點子不說出來,沒人會付你錢,點子一說出來,人家聽了就走,也不會付你錢」。時代變了,下一世代,知識有價,已經無庸置疑。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