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痛苦,就沒有成長(No pain, no gain);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些道理耳熟能詳。
我們也知道,儘管不少人會強迫自己吃苦(如,從事不喜歡的工作),但吃苦只是暫時性的手段,他們的真實目標是追求成功或生活的舒適。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舒適是目標,那麼為什麼不干脆一開始就跳過吃苦並舒適的過日子?如果生存沒有壓力、吃苦不是必需的,那吃苦有什麼意義?
這一篇我們就來談談,有關「吃苦」和「舒適」之間的矛盾——這是個多數現代人終究會遇到的矛盾,以及更重要的:為什麼適當的吃苦是舒適生活的必備。
我們先從下面這個悖論談起。
舒適的悖論
一種普遍的願望是,如果工作賺夠了錢,以後就能持久的舒適,不再需要吃苦了。這是許多人共有的典型「先苦後甜」的願望。
雖然人們很難真的「賺到足夠的錢」,但我們假設小明辦到這點好了,小明因為有了足夠的金錢,因而過著人人羨慕的舒適生活。
而這就是「舒適的悖論」發生的時候。
當小明舒適久了,會發生兩件事情:
小明會慢慢適應新環境帶來的這份舒適感,而在時間推移下,舒適感慢慢變成了無聊、厭倦感。於是,小明再次變得不滿於現狀,要去尋找更舒適的生活方式。
他會對「不舒適」變得越來越敏感,以前不會讓他感到不舒適的事情,現在卻成了不舒適的根源。例如,以前的小明對飲食不太講究,但現在的他卻無法忍受把廉價食品放入嘴裡;以前的小明可以在沒空調的大熱天入眠,但現在的他卻無法待在沒有空調的房間超過一小時。
結果是,小明永遠也不可能會獲得「持久的舒適」。
另一方面,小強和小明的情況剛好相反。小強原本是個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但忽然一夜之間,因為父親的生意失敗,結果成了窮苦人家的孩子,更不幸的是,他還得了重病。
這當然讓小強的日常倍感不適,他一度覺得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人,他認為自己的不幸、不適會一直持續下去。
而這就是「舒適的悖論」發生的第二種情況。
當小強不舒適久了,會發生兩件事情:
小強會慢慢的適應不舒適——原本的不舒適感在時間推移後,會慢慢變成習以為常,不舒適不再困擾小強了。
他會對「舒適」變得越來越敏感,以前不會讓他感到舒適的事情,現在卻成了舒適的根源。例如,他的病情有時會忽然好轉,而在這身體活力十足的幾天裡,他會單純的因為身體的活力而感到舒適。他也會因為收到一些小禮物而感到滿足。
舒適會帶來不舒適,不舒適會帶來舒適。
這就是舒適的悖論。
舒適的悖論告訴我們,如果你要讓生活變得舒適的話,那麼盲目追求持續的舒適,會反倒讓自己對「不適」變得敏感。
它還告訴我們另一個反直覺,甚至看似有點自相矛盾的的建議——
如果你要讓生活變得舒適的話,那就讓自己多一些不適,用本文的主體來說,就是讓自己吃苦。
有趣的是,這一建議竟得到了心理學研究的支持。
苦中苦
先看一項實驗,出自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利(Dan Ariely)在《怪誕行為學2》(台版《不理性的力量》)一書:
受過重傷的人,似乎在餘生都會比一般人更能忍受疼痛。
為了驗證這一點,我們找了一家專門為在戰爭中負傷的軍人服務的鄉村俱樂部,在那裡設立了一個小型實驗室。我們在鄉村俱樂部周圍貼了告示:「誠招志願者參加簡短、有趣的實驗研究。」
參與者都不同程度地受過傷,他們急切地來到小實驗室,迎接他們的是一個配有加熱裝置的水池,裡面是熱水,還有支溫度計。
我們已經把水加熱到48攝氏度,並請他們先伸進一隻手臂。參與者的手一放進熱水,我們馬上按下計時器並且對他們說,如果發燙的感覺上升到疼痛(我們稱之為「疼痛門檻」)馬上告訴我們。
然後,我們讓參與者繼續把手臂放在水中,直到他們覺得忍受不住了(這叫做「疼痛耐量」)就把手臂拿出來。做完一隻換另外一隻。一旦參與者結束了實驗,我們就向他們提出一些問題:受傷的時間與經過,第一次住院期間的疼痛情況(平均來看,這些人的受傷時間在參加我們實驗之前的15年),還有最近幾個星期的情況。
這樣做挺費時間,不過我們還是設法收集了大約40個參與者的資料。下一步,我們想弄清參與者受傷的經歷是否可以提高他們忍受疼痛的能力。如果想這樣做,我們就需要找另外一組人作為參照,對不同組的「疼痛門檻」和「疼痛耐量」進行對比。
我們原想徵召一些根本沒有受過傷的人——學生或者購物中心的顧客。但仔細考慮以後,與這些人比較,可能牽涉進許多別的因素。學生們比參與者年輕太多,到購物中心隨機找來的人在個人經歷、受傷與否、生活等方面千差萬別,不具備可比性。我們決定採取另一種方法。
我們把40份參與者的醫療檔案拿到我和弗倫克教授曾經住過很長時間的那家康復醫院,找到一個醫生、兩個護士,還有一個理療師。我們請這些專業醫學人士把這些人分成兩組——輕傷組和重傷組。
這樣分開之後,我和弗倫克教授就有了兩組人,除了受傷程度不同,相對來說他們在其他方面有很多共同點(參與者們都參過軍,受過傷,住過院,都是同一個老兵鄉村俱樂部的成員等)。對這兩組人進行對比,我們希望弄清楚參與者們當年受傷程度是否影響到多年以後他們對於疼痛的感受。
重傷組由諾姆這樣一些人組成,諾姆在軍隊裡擔任拆卸地雷的工作。很不幸,在一次工作過程中,地雷在手中爆炸,好幾塊地雷碎片穿透他的身體,使他失掉了一條腿,一隻眼睛失明。
輕傷組的人中有耶胡達,他在執勤時摔斷了胳膊。他接受了手術,加了個鈦合金託盤修復肘關節,除此之外,他身體各方面都很健康。
輕傷組的參與者報告說,他們的手臂放進熱水後大約4.5秒鐘就會感到疼痛(疼痛門檻),而重傷組的人大約10秒鐘才感到疼痛。
更有意思的是,輕傷組的人把手臂放進熱水中大約27秒鐘拿出來(疼痛耐量),而重傷組的人把手臂放進熱水中可以持續58秒鐘。特別引起我注意的是,為了防止參與者燙傷,我們設置了一個最長時限,不允許他們的手臂在水中超過60秒鐘。
我們事先沒有把這個60秒規則告訴參與者,不過一旦他們到達60秒時限,我們就要求他們將手臂拿出來。在輕傷組,我們的這條規則派不上用場;在重傷組,除了一個人以外,剩下的參與者都需要我們提醒,才會將手臂從熱水中拿出來。
我們發現這一感知痛苦的實驗,似乎牽涉到更普遍意義上的適應問題。儘管實驗的參與者是許多年前受的傷,但他們忍受疼痛的方式和能力似乎都發生了全面變化,而且這種變化一直持續很長時間。
換個角度來延伸這一研究結論:
吃過大苦的人,會更難被痛苦影響,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的。
這其實並不是我們第一次談到類似的結論,我們曾在《持續的幸福》一書的解讀文提到過:
很多人在經歷極端的逆境之後,表現出強烈的抑鬱和焦慮,但隨後,他們成長了。從長遠來看,他們比以前達到了一個更高層次的心理功能。正如尼采所說的「那些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幾年前,克里斯多夫·彼得森、朴蘭淑和我給「真實的幸福」網站加了一個連結。這份新的調查問卷列出了人生中可能發生的15件最糟糕的事情:受折磨、患重病、孩子夭折、被強姦、入獄等。
一個月內,1700個人報告說,他們曾經歷過至少其中一件可怕的事件。他們參加了我們的幸福感測試,令我們感到驚訝的是,那些經歷過可怕事件的人們,比那些沒有經歷過的人擁有更強的優勢(因此有更多的幸福感)。
那些經歷過兩件可怕事件的人比只經歷過一件的人更堅強,而經歷過三件的人又比那些經歷過兩件的人更堅強。
雖然研究結論都指出,吃過苦的人會更容易感受幸福、更堅強——但當然,我不是說為了提升幸福感就要特意去經歷上述那種可怕的事情,那樣做太不理性了、太本末倒置了。上述例子只是以極端例子說明,哪怕是極苦也有積極的一面。
我們一開始就說,吃苦只是手段,它能鍛煉我們讓我們堅強,而我們無需特意體驗到「極苦」才能達到這點。
事實上,只要學會用某種思維方式來看待吃苦,就能提高你吃苦的耐量。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在艾瑞利的疼痛實驗裡,其實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在參與實驗的人之中,有兩個受試者與其他外傷患者不同,他們一個患的是癌症,另一個患的是嚴重的腸道病,更不幸的是,他們都是晚期患者。
當時艾瑞利寫告示時並沒有明確參與者的條件,而這兩個沒負過傷的人來應徵實驗時,艾瑞利又不忍心拒絕他們的熱情,於是就讓他們參加了實驗。但是,艾瑞利沒有把他們的材料列入研究範圍。
研究結束後,艾瑞利又看了一下他們的資料,發現裡面有些內容非常引人注意。他們對疼痛的忍受能力不但比重傷組低(他們的手臂在熱水中停留的時間更短),而且比輕傷組的人也低。
同樣是受苦之人的兩位患者,為什麼沒有建立起和重傷者相似的疼痛門檻和耐量呢?
艾瑞利事後猜想,這可能是因為主管感知的不同——重傷者在經歷痛苦時,儘管難受,但他們清楚知道痛苦只是一陣子的,痛苦過後的痊癒能讓他們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他們甚至能能將痛苦與痊癒關聯起來,當醫生塗抹藥膏在傷口時會很痛,但這些疼痛是為了更快痊癒。這種正面關聯讓他們克服了某些對疼痛的天生恐懼。
從另一方面看,癌症和腸道病的長期病患無法建立疼痛與康復希望之間的關聯,相反,他們更可能把疼痛與病情加重或者死亡聯繫起來。缺少了正面的關聯,疼痛對他們來說就變得更可怕了。
除了身體的創傷之外,其實心理創傷也是如此。
不是每個人都會在遭受嚴重的心理創傷後變得更堅強的,如果心理受創者在事件發生後很長一段時間依然無法復原過來,而且常因心理陰影而陷入負面情緒以至於影響生活,會被診斷為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又稱創傷後遺症)。
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的心理韌性也會變得比較脆弱,對刺激源更敏感,常有很大的情緒波動。
心理醫生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對創傷後應激障礙束手無策(傳統的用藥和心理治療的效果都不佳),至到積極心理學之父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的研究帶來了新的治療手段。
塞利格曼指出,創傷後應激障能在恰當的敢於後能變成創傷後成長(亦即變得更堅強),促進創傷後成長有5個要素:
認識到創傷後信念的崩塌是正常反應。
減少焦慮和強迫性的想法。
講出創傷經歷。
描述創傷後積極的改變。
總結因創傷而產生的更加堅強、更加無懼挑戰的人生原則和立場。
再簡單一點的說,就是接受並願意討論已經發生的事情,並從創傷事件中找出積極的意義。這與艾瑞利的推斷不謀而合:
把痛苦和正面的想法聯繫起來,才能幫助我們變得堅強。
反之,如果吃苦只能與負面的想法聯繫起來,那麼吃苦就只會消磨一個人的韌性。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但若細想,如果我們害怕痛苦、逃避吃苦、拒絕痛苦,那麼就算苦心志,勞筋骨,餓體膚,這些苦也只會讓我們對痛苦更敏感,而未必會帶來成長。
這也有助於解釋我們前面所說的舒適的悖論:
你越是想把吃苦從生活中去除,你越是容易感到痛苦。
吃苦的樂趣
理解了上述知識點後,再回看吃苦這件事,我們知道吃苦可以分成「好的吃苦」和「壞的吃苦」——
前者能帶來心智或肉體的韌性、成長,後者卻只會造成破壞;前者能讓我們更少的感受不適,後者則會讓我們感到更多的不適。
那麼,接下來要談的,自然就是以下這一問題:
如何利用「好的吃苦」改善生活品質,以及如何避免「壞的吃苦」降低生活品質?
答案是:主觀的轉化,亦即把「壞的吃苦」變成「好的吃苦」。
轉化分成兩種,第一種是事後轉化——上面已經提到過,如果遭遇了壞事,那麼就試著在發生的壞事裡找到讓自己成長的養分,在失敗中找到能幫助成長的教訓。這很好理解,就不多敘述。
第二種是事前轉化——而這就要說到哲學家喬治·葛吉夫(George Gurdjieff)的教導:「被逼的受苦」是沒有價值的,而「刻意受苦」的卻又巨大的價值。
舉個例子,小明肚子餓了,但他沒有錢去買麵包,他因此而挨餓,這是種「被逼的受苦」。
但如果小明不是沒有能力去買麵包,而是出於選擇而不買麵包——他刻意的挨餓是為了斷食修行,這就是一種「刻意的吃苦」。
雖然兩種情況都是挨餓,但「被逼的受苦」無法帶來心智/意志上的成長,它是沒有價值的,也不會讓人在事後感到滿足;而後者的「刻意吃苦」卻具有價值,而且往往能帶來內在的回報。
不過,「被逼的受苦」會在一種情況變得有價值——那就是採用我們上面提到的事後轉化的方式,你在你曾經受過的苦裡找到積極的意義和養分。
而如果你一開始就有意識的「刻意吃苦」,如果吃苦是你自己的選擇,那麼苦中就會帶甜,甚至吃苦會帶來樂趣。這是事前轉化。
那麼,我們可以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刻意吃苦呢?
三種好的吃苦
在我看來,好的吃苦有三種:
第一種好的吃苦是「簡樸」
我認為簡樸只有一個要素,那就是控制物慾。想買的東西但不需要買的,就不買;想吃的食物但不必吃貴的,那就選便宜的;能簡單一些,就簡單一些。
這倒不是說你不該有任何物質享受,物質享受當然還是可以有的,但簡樸要求你保持「沒有也行」的姿態:不會因為沒有物質享受而感到抓狂,不會因為得不到某些物質而耿耿於懷。
不是讓自己顯得寒酸,也不是因為環境所逼而沒有追求、講究,而是在物慾的引誘出現時,你能夠選擇簡樸。
第二種好的吃苦是「勤奮」
勤奮不是做好分內事,準時上下班——那只是公司和社會要求的最低限度的努力,算不上是勤奮。
勤奮也不是別人要求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不是什麼都爭著做,不是不讓自己休息的把自己累垮,不是埋頭苦幹。這些都是看似勤奮的行為,但依然算不上是勤奮。
那什麼是勤奮呢?
我認為村上春樹的一句話最能帶出勤奮的含義:
「今天不想跑步,所以才去跑步。」
勤奮僅僅是一種對抗惰性的態度,這就是勤奮的全部。
第三種好的吃苦是「勇敢」
真正的勇敢不是做別人不敢做的事,而是做自己不敢做的事。
舉例而言,攀崖客們的危險活動對你來說看似是勇敢,但對他們來說,那可能只是稀鬆平常。當然,如果攀崖的地方實在嚴峻,那麼他們也會感到害怕、恐懼,而當他們試著克服恐懼,甚至刻意挑戰自己的恐懼時,他們就成了勇敢。
換言之,有些行為在外人的眼裡看似勇敢,但對當事人來說其實只是平常。反之亦然,有些行為在外人的眼裡看似平常,但其實是勇敢。
我們常說要跳出舒適圈才能獲得進步,這的確沒錯,但很多人以為只要「打破現狀」就已經是跳出舒適圈了,其實不然。
在我看來,所謂跳出舒適圈,不是單純的換個環境、換個習慣而已。
真正的跳出舒適圈,是找到讓你感到恐懼事情,找到讓你覺得不適的事情。
然後,你臉帶笑容的把它吞下。
《怪誕行為學2》還提到了另一個值得一提的實驗:
心理學家利夫·納爾遜和湯姆·梅伊韋斯做了一系列實驗,他們請來了兩組參與者躺在只有在高級商店才能預訂到的高級按摩椅上享受3分鐘的按摩。
第一組是3分鐘不間斷的按摩。第二組先按摩80秒鐘,間隔20秒鐘,然後再繼續按摩——總的按摩時間是2分40秒——比不間斷那一組的時間少20秒鐘。按摩結束後要求所有參與者對整個按摩過程作出評價。
你猜哪一組的參與者給出的評價更高?
但結果最終表明,那些接受中間帶有間隔、時間較短按摩的參與者不僅對整個按摩評價更高,而且表示將來願意出兩倍的價錢享受一次同樣帶間隔的按摩。
我知道,這一結果很反直覺,但生活就是這樣子:
要讓生活舒適,你要做的不是逃避不適,也不是試圖維持永久的舒適。
而是認清吃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後你有意識的吃苦.
先看一項實驗,出自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利(Dan Ariely)在《怪誕行為學2》(台版《不理性的力量》)一書:
受過重傷的人,似乎在餘生都會比一般人更能忍受疼痛。
為了驗證這一點,我們找了一家專門為在戰爭中負傷的軍人服務的鄉村俱樂部,在那裡設立了一個小型實驗室。我們在鄉村俱樂部周圍貼了告示:「誠招志願者參加簡短、有趣的實驗研究。」
參與者都不同程度地受過傷,他們急切地來到小實驗室,迎接他們的是一個配有加熱裝置的水池,裡面是熱水,還有支溫度計。
我們已經把水加熱到48攝氏度,並請他們先伸進一隻手臂。參與者的手一放進熱水,我們馬上按下計時器並且對他們說,如果發燙的感覺上升到疼痛(我們稱之為「疼痛門檻」)馬上告訴我們。
然後,我們讓參與者繼續把手臂放在水中,直到他們覺得忍受不住了(這叫做「疼痛耐量」)就把手臂拿出來。做完一隻換另外一隻。一旦參與者結束了實驗,我們就向他們提出一些問題:受傷的時間與經過,第一次住院期間的疼痛情況(平均來看,這些人的受傷時間在參加我們實驗之前的15年),還有最近幾個星期的情況。
這樣做挺費時間,不過我們還是設法收集了大約40個參與者的資料。下一步,我們想弄清參與者受傷的經歷是否可以提高他們忍受疼痛的能力。如果想這樣做,我們就需要找另外一組人作為參照,對不同組的「疼痛門檻」和「疼痛耐量」進行對比。
我們原想徵召一些根本沒有受過傷的人——學生或者購物中心的顧客。但仔細考慮以後,與這些人比較,可能牽涉進許多別的因素。學生們比參與者年輕太多,到購物中心隨機找來的人在個人經歷、受傷與否、生活等方面千差萬別,不具備可比性。我們決定採取另一種方法。
我們把40份參與者的醫療檔案拿到我和弗倫克教授曾經住過很長時間的那家康復醫院,找到一個醫生、兩個護士,還有一個理療師。我們請這些專業醫學人士把這些人分成兩組——輕傷組和重傷組。
這樣分開之後,我和弗倫克教授就有了兩組人,除了受傷程度不同,相對來說他們在其他方面有很多共同點(參與者們都參過軍,受過傷,住過院,都是同一個老兵鄉村俱樂部的成員等)。對這兩組人進行對比,我們希望弄清楚參與者們當年受傷程度是否影響到多年以後他們對於疼痛的感受。
重傷組由諾姆這樣一些人組成,諾姆在軍隊裡擔任拆卸地雷的工作。很不幸,在一次工作過程中,地雷在手中爆炸,好幾塊地雷碎片穿透他的身體,使他失掉了一條腿,一隻眼睛失明。
輕傷組的人中有耶胡達,他在執勤時摔斷了胳膊。他接受了手術,加了個鈦合金託盤修復肘關節,除此之外,他身體各方面都很健康。
輕傷組的參與者報告說,他們的手臂放進熱水後大約4.5秒鐘就會感到疼痛(疼痛門檻),而重傷組的人大約10秒鐘才感到疼痛。
更有意思的是,輕傷組的人把手臂放進熱水中大約27秒鐘拿出來(疼痛耐量),而重傷組的人把手臂放進熱水中可以持續58秒鐘。特別引起我注意的是,為了防止參與者燙傷,我們設置了一個最長時限,不允許他們的手臂在水中超過60秒鐘。
我們事先沒有把這個60秒規則告訴參與者,不過一旦他們到達60秒時限,我們就要求他們將手臂拿出來。在輕傷組,我們的這條規則派不上用場;在重傷組,除了一個人以外,剩下的參與者都需要我們提醒,才會將手臂從熱水中拿出來。
我們發現這一感知痛苦的實驗,似乎牽涉到更普遍意義上的適應問題。儘管實驗的參與者是許多年前受的傷,但他們忍受疼痛的方式和能力似乎都發生了全面變化,而且這種變化一直持續很長時間。
換個角度來延伸這一研究結論:
吃過大苦的人,會更難被痛苦影響,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的。
這其實並不是我們第一次談到類似的結論,我們曾在《持續的幸福》一書的解讀文提到過:
很多人在經歷極端的逆境之後,表現出強烈的抑鬱和焦慮,但隨後,他們成長了。從長遠來看,他們比以前達到了一個更高層次的心理功能。正如尼采所說的「那些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幾年前,克里斯多夫·彼得森、朴蘭淑和我給「真實的幸福」網站加了一個連結。這份新的調查問卷列出了人生中可能發生的15件最糟糕的事情:受折磨、患重病、孩子夭折、被強姦、入獄等。
一個月內,1700個人報告說,他們曾經歷過至少其中一件可怕的事件。他們參加了我們的幸福感測試,令我們感到驚訝的是,那些經歷過可怕事件的人們,比那些沒有經歷過的人擁有更強的優勢(因此有更多的幸福感)。
那些經歷過兩件可怕事件的人比只經歷過一件的人更堅強,而經歷過三件的人又比那些經歷過兩件的人更堅強。
雖然研究結論都指出,吃過苦的人會更容易感受幸福、更堅強——但當然,我不是說為了提升幸福感就要特意去經歷上述那種可怕的事情,那樣做太不理性了、太本末倒置了。上述例子只是以極端例子說明,哪怕是極苦也有積極的一面。
我們一開始就說,吃苦只是手段,它能鍛煉我們讓我們堅強,而我們無需特意體驗到「極苦」才能達到這點。
事實上,只要學會用某種思維方式來看待吃苦,就能提高你吃苦的耐量。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在艾瑞利的疼痛實驗裡,其實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在參與實驗的人之中,有兩個受試者與其他外傷患者不同,他們一個患的是癌症,另一個患的是嚴重的腸道病,更不幸的是,他們都是晚期患者。
當時艾瑞利寫告示時並沒有明確參與者的條件,而這兩個沒負過傷的人來應徵實驗時,艾瑞利又不忍心拒絕他們的熱情,於是就讓他們參加了實驗。但是,艾瑞利沒有把他們的材料列入研究範圍。
研究結束後,艾瑞利又看了一下他們的資料,發現裡面有些內容非常引人注意。他們對疼痛的忍受能力不但比重傷組低(他們的手臂在熱水中停留的時間更短),而且比輕傷組的人也低。
同樣是受苦之人的兩位患者,為什麼沒有建立起和重傷者相似的疼痛門檻和耐量呢?
艾瑞利事後猜想,這可能是因為主管感知的不同——重傷者在經歷痛苦時,儘管難受,但他們清楚知道痛苦只是一陣子的,痛苦過後的痊癒能讓他們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他們甚至能能將痛苦與痊癒關聯起來,當醫生塗抹藥膏在傷口時會很痛,但這些疼痛是為了更快痊癒。這種正面關聯讓他們克服了某些對疼痛的天生恐懼。
從另一方面看,癌症和腸道病的長期病患無法建立疼痛與康復希望之間的關聯,相反,他們更可能把疼痛與病情加重或者死亡聯繫起來。缺少了正面的關聯,疼痛對他們來說就變得更可怕了。
除了身體的創傷之外,其實心理創傷也是如此。
不是每個人都會在遭受嚴重的心理創傷後變得更堅強的,如果心理受創者在事件發生後很長一段時間依然無法復原過來,而且常因心理陰影而陷入負面情緒以至於影響生活,會被診斷為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又稱創傷後遺症)。
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的心理韌性也會變得比較脆弱,對刺激源更敏感,常有很大的情緒波動。
心理醫生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對創傷後應激障礙束手無策(傳統的用藥和心理治療的效果都不佳),至到積極心理學之父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的研究帶來了新的治療手段。
塞利格曼指出,創傷後應激障能在恰當的敢於後能變成創傷後成長(亦即變得更堅強),促進創傷後成長有5個要素:
認識到創傷後信念的崩塌是正常反應。
減少焦慮和強迫性的想法。
講出創傷經歷。
描述創傷後積極的改變。
總結因創傷而產生的更加堅強、更加無懼挑戰的人生原則和立場。
再簡單一點的說,就是接受並願意討論已經發生的事情,並從創傷事件中找出積極的意義。這與艾瑞利的推斷不謀而合:
把痛苦和正面的想法聯繫起來,才能幫助我們變得堅強。
反之,如果吃苦只能與負面的想法聯繫起來,那麼吃苦就只會消磨一個人的韌性。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但若細想,如果我們害怕痛苦、逃避吃苦、拒絕痛苦,那麼就算苦心志,勞筋骨,餓體膚,這些苦也只會讓我們對痛苦更敏感,而未必會帶來成長。
這也有助於解釋我們前面所說的舒適的悖論:
你越是想把吃苦從生活中去除,你越是容易感到痛苦。
吃苦的樂趣
理解了上述知識點後,再回看吃苦這件事,我們知道吃苦可以分成「好的吃苦」和「壞的吃苦」——
前者能帶來心智或肉體的韌性、成長,後者卻只會造成破壞;前者能讓我們更少的感受不適,後者則會讓我們感到更多的不適。
那麼,接下來要談的,自然就是以下這一問題:
如何利用「好的吃苦」改善生活品質,以及如何避免「壞的吃苦」降低生活品質?
答案是:主觀的轉化,亦即把「壞的吃苦」變成「好的吃苦」。
轉化分成兩種,第一種是事後轉化——上面已經提到過,如果遭遇了壞事,那麼就試著在發生的壞事裡找到讓自己成長的養分,在失敗中找到能幫助成長的教訓。這很好理解,就不多敘述。
第二種是事前轉化——而這就要說到哲學家喬治·葛吉夫(George Gurdjieff)的教導:「被逼的受苦」是沒有價值的,而「刻意受苦」的卻又巨大的價值。
舉個例子,小明肚子餓了,但他沒有錢去買麵包,他因此而挨餓,這是種「被逼的受苦」。
但如果小明不是沒有能力去買麵包,而是出於選擇而不買麵包——他刻意的挨餓是為了斷食修行,這就是一種「刻意的吃苦」。
雖然兩種情況都是挨餓,但「被逼的受苦」無法帶來心智/意志上的成長,它是沒有價值的,也不會讓人在事後感到滿足;而後者的「刻意吃苦」卻具有價值,而且往往能帶來內在的回報。
不過,「被逼的受苦」會在一種情況變得有價值——那就是採用我們上面提到的事後轉化的方式,你在你曾經受過的苦裡找到積極的意義和養分。
而如果你一開始就有意識的「刻意吃苦」,如果吃苦是你自己的選擇,那麼苦中就會帶甜,甚至吃苦會帶來樂趣。這是事前轉化。
那麼,我們可以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刻意吃苦呢?
三種好的吃苦
在我看來,好的吃苦有三種:
第一種好的吃苦是「簡樸」
我認為簡樸只有一個要素,那就是控制物慾。想買的東西但不需要買的,就不買;想吃的食物但不必吃貴的,那就選便宜的;能簡單一些,就簡單一些。
這倒不是說你不該有任何物質享受,物質享受當然還是可以有的,但簡樸要求你保持「沒有也行」的姿態:不會因為沒有物質享受而感到抓狂,不會因為得不到某些物質而耿耿於懷。
不是讓自己顯得寒酸,也不是因為環境所逼而沒有追求、講究,而是在物慾的引誘出現時,你能夠選擇簡樸。
第二種好的吃苦是「勤奮」
勤奮不是做好分內事,準時上下班——那只是公司和社會要求的最低限度的努力,算不上是勤奮。
勤奮也不是別人要求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不是什麼都爭著做,不是不讓自己休息的把自己累垮,不是埋頭苦幹。這些都是看似勤奮的行為,但依然算不上是勤奮。
那什麼是勤奮呢?
我認為村上春樹的一句話最能帶出勤奮的含義:
「今天不想跑步,所以才去跑步。」
勤奮僅僅是一種對抗惰性的態度,這就是勤奮的全部。
第三種好的吃苦是「勇敢」
真正的勇敢不是做別人不敢做的事,而是做自己不敢做的事。
舉例而言,攀崖客們的危險活動對你來說看似是勇敢,但對他們來說,那可能只是稀鬆平常。當然,如果攀崖的地方實在嚴峻,那麼他們也會感到害怕、恐懼,而當他們試著克服恐懼,甚至刻意挑戰自己的恐懼時,他們就成了勇敢。
換言之,有些行為在外人的眼裡看似勇敢,但對當事人來說其實只是平常。反之亦然,有些行為在外人的眼裡看似平常,但其實是勇敢。
我們常說要跳出舒適圈才能獲得進步,這的確沒錯,但很多人以為只要「打破現狀」就已經是跳出舒適圈了,其實不然。
在我看來,所謂跳出舒適圈,不是單純的換個環境、換個習慣而已。
真正的跳出舒適圈,是找到讓你感到恐懼事情,找到讓你覺得不適的事情。
然後,你臉帶笑容的把它吞下。
《怪誕行為學2》還提到了另一個值得一提的實驗:
心理學家利夫·納爾遜和湯姆·梅伊韋斯做了一系列實驗,他們請來了兩組參與者躺在只有在高級商店才能預訂到的高級按摩椅上享受3分鐘的按摩。
第一組是3分鐘不間斷的按摩。第二組先按摩80秒鐘,間隔20秒鐘,然後再繼續按摩——總的按摩時間是2分40秒——比不間斷那一組的時間少20秒鐘。按摩結束後要求所有參與者對整個按摩過程作出評價。
你猜哪一組的參與者給出的評價更高?
但結果最終表明,那些接受中間帶有間隔、時間較短按摩的參與者不僅對整個按摩評價更高,而且表示將來願意出兩倍的價錢享受一次同樣帶間隔的按摩。
我知道,這一結果很反直覺,但生活就是這樣子:
要讓生活舒適,你要做的不是逃避不適,也不是試圖維持永久的舒適。
而是認清吃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後你有意識的吃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